敎法 第一章

一、上帝曰:当今天下苍生,处毁灭之境而不觉,徒为眼前财利所蔽,岂不令人叹惋。

二、上帝曰:吾等所行乃利他之工夫,只取他人得利而所余,足矣。全明淑举事之际,立志化贱民为两班,立贱为贵,死后享朝鲜冥府之位。

三、顺方丈山山势而下,望帝峰与瀛洲山耸然屹立,瀛洲山形成仙人布氈穴形,而望帝峰则山势连绵起伏,形成甑山。

四、上帝曰:三世因缘者,方能跟随我形影不离。

五、上帝曰:信我者,吾信之。

六、上帝曰:吾之事业,他人死时我得生。他人得生时我富贵荣华。

七、上帝曰:吾道之工夫,丝毫不可无故依他力而行,即便是父子兄弟亦不可依恃。

八、上帝语于金亨烈道:“频临倒塌的房屋须当即舍弃,重新构筑,若当断不断,则连自身亦毁于其害,切悟之。”

九、上帝曰:当今乃解冤时代。贵两班而分别尊卑,犹如掘祖坟,毁族气运相伴。故速废两班之因习,善待贱人,冤方得解,迎和平盛世。

一〇、上帝每对待卑贱之人时必用尊称。在对待金亨烈家的奴仆池南植时亦如此。亨烈见状深感不自在,对上帝道:“此人乃家中奴仆,请先生免用尊称。”上帝道:“其为汝之奴仆,与我何干?长处此僻囊乡下的人,习惯业已养成,恐难以改变,然今后到其他村落,无论所见何人,应尊称相待。今后当无嫡庶班常之分矣。”

一一、金甲七常常任性娇赖于上帝,固执己见。上帝对此只是一笑而过,不曾责备。后来金甲七的任性有过之而无不及,不知悔改。亨烈忍不住斥责道:“何来如此顽劣之徒!”上帝见状对亨烈道:“汝言行中毒气尚存,犹未全消。恶将除去无非草,好取看来总是花。言语乃心之声,行为即心之迹。若以善言待人,则为他人积善积德,所余福德累就大福,泽被自身。若恶言相向,则加害于人,所余恶害酿成大祸,祸殃自身也。”

一二、上帝对于那些恶毒诽谤、侮辱自己的人,以礼相待。从徒们见此深感不解,上帝遂道:“彼待我不逊,不知我故也。若知我,则必然像汝等一样待我。而今不知我者加以诽谤,又何必介意?”

一三、上帝通常哪怕一粒米掉在地上,也弯下腰将此捡起,道:“不久将来乞食之声响彻九霄,如何怠慢一粒米?天知粒米之重也。”

一四、上帝对众从徒道:“七山海*中之石首鱼,被捕入网前已定食其者;农事亦然,粒米成熟前已定食其者,因此,盖无饿死之事也。”

一五、京石驱赶飞进稻田的鸟群,上帝见状说道:“鸟雀充饥尚不容许,又如何填饱天下人的饥肠?”

一六、上帝曰:世间常道人有其寿福。通常视寿命重于福禄,然福薄而长寿实乃羞辱无比。故吾重福禄甚于寿命,禄尽则终生矣。

一七、上帝于客望里的酒馆行天地公事达数月,从徒日渐增多,酒馆主人吴东八收入盈盈。然当得知上帝耗尽费用时,一改面色,冷眼相待。从徒们对其店主的态度愤愤不平。上帝安抚众人道:“无识之人如何懂得礼数人情,吾若对其发怒,神明必将加祸于他,大人在行事中,不能施之以德,反蒙祸于彼,不可也。”

一八、上帝曰:世间所传一切仪式与虚礼,无不为谬,便道:“此等乃旧天妄作,不久真法将现。”

一九、上帝曰:古人常道人有祸福,此谓祸福兼行,祸在福前之意也。熬受祸凶,苦尽甘来,大福降临矣。

二〇、上帝对于诽谤他人之事,开示道:“人各行其是,各司其职,岂能不扫门前雪,只顾他人瓦上霜?”

二一、上帝曰:心净福自来,贪人财物者,犯盗贼邪气,难享其福。

二二、上帝曰:人闻真言而不力行,如撒水于岩壁,对牛弹琴。

二三、上帝曰:修心以圣人之心,行事以英雄韬略。

二四、上帝曰:富贵者不喜贫贱,强者不喜弱势,智者不喜愚钝。故贫贱病患愚蠢者皆吾之人也。

二五、上帝曰:得人望者得神望。食于我者行我事,用于我也。

二六、上帝曰:蛇得人望亦可成龙*,善言以待可积德。

二七、上帝曰:不知我者诽谤我时,对此报之以诽谤,则复为庸劣矣。

二八、上帝对无缘无故遭误解、招致口舌愤愤不平者道:“风吹有其止,不为是非扰。动静皆有时,风过一片晴。”

二九、上帝曰:对于那些心生贪念,或以不当方式登其位,或处事偏颇者,神明揪其后颈加以惩除。若不贪恋位阶,行事戒偏颇,致力修德、诚正其心者,则诸神明将纷纷迎请高就。

三〇、上帝曰:天地中所传之言,无一戏言。

三一、上帝曰:一人所怀之怨,可滞天地之气也。

三二、上帝曰:犯大罪者遭天谴;犯小过者则遭神罚或人罚。

三三、《水云歌辞》中道:“乱法乱道者,有何颜面见我!”切莫犯罪。

三四、上帝曰:以牙还牙,犹如以血洗血。

三五、上帝曰:《东学歌辞》中道:“求之者急,来之者迟,运数迟早将至,切莫急躁。”

三六、上帝曰:人虽无过,戒己能忍,切莫懈怠。

三七、京石为己以往过失,终日惴惴不安。上帝得知后,对他说道:“吾曾嘱于汝,一一自省化解以往过失并悔过,为何存留至今?勿再念。”

三八、上帝对安乃成说道:“勿以不义诱他人子弟,勿与他人争斗,勿蔑视贫贱之人,勿贪恋他人财宝,切记宝(寶)字中自有狼狈之贝也。”

三九、一日,上帝劝父亲详细记下一生中所犯过失。上帝的父亲便一一写下后,命俞七龙交给上帝。上帝过目后,将其付之一炬,并说道:“虽所有过去的劫厄皆已消解,还须继续多编草鞋。”父亲一如既往编织草鞋八年,时至壬子年。

四〇、上帝来到郑南基家中,见其弟对其父母多有不恭,便命其悔改。一日,郑南基之弟受到其父亲的责备后,以极不恭的态度回答后,便跑出屋去。过一会儿欲返回屋时,却突然立于门前,动弹不得,遂大汗淋漓,连连呼救,家人出门见状,皆手足无措。少顷上帝前来,问道:“为何困辱这般?”郑南基之弟这才挪动身体,恢复心智。家人问其缘由,其弟道:“正欲回屋,突然精神恍惚,呼吸困难,身不由己。”上帝遂道:“当时汝气息淤滞,胸闷难忍。”继而大声责斥道:“汝对乃父不敬之时,父母又作何感受?当悟己过,不可出口不敬!”

四一、上帝前往张益模家,见其十分疼爱其幼子,遂开示道:“福者,自上而下者也,非自下而上者。作人之道义,赡养父母。”

四二、朴公又与其妻吵架后,到铜谷谒见上帝。上帝突然斥责道:“若说我毒,则拥有天下之毒,若说我善,则拥有天下之善。汝岂能作为我门下人,行此不善之举。如今天地神明正欲寻受运数之位人,而出入于个人、家庭之间,试其器局大小。倘若心胸狭窄,家庭失和,将为神明所耻笑,以为器小不可托付大事而前簇后拥地离去,故有志者,片刻也不可懈怠也。”

四三、上帝为金甫京作字符,并道:“面对汝小妾将其烧掉。”后来,甫京身染花柳病,不得不返回本家,休养月余。其时居于熊浦之小妾已去他处,上帝得知后对甫京道:“勿弃糟糠。”随后,上帝医治甫京的病。

四四、上帝曰:世间以虞舜为大孝,然因其父背负“瞽叟*”恶名,舜之憾可知矣!

四五、上帝对公又道:“吾常携汝走各地,是因汝腹中泾渭分明之故。泾渭分明之女人子息多也。”

四六、上帝对丧夫殉节之年轻寡妇道:“凶神恶煞夺走无辜性命矣。”复题字而焚。所题字为:“忠孝烈,国之大纲,然国亡于忠,家亡于孝,身亡于烈。”

四七、从徒们问上帝:“是否提倡哭丧?”,上帝答道:“含冤而死的神可哭丧,否则非也。”

四八、上帝曰:祭物应干净上口为佳,而所布置并不为重。丧服为乞丐死灵所制。

四九、上帝曰:人之所享,神之歆飨*也。

五〇、金松焕询问人之死后,上帝道:“人有魂魄,死后魂升入天而成神,受后代之祭祀。四代之后,或成灵或成仙。魄则归于地,四代之后则成鬼。”

五一、上帝曰:犯有夫之妇,有违天地之根源,其罪殊重,非我所能掌管之事。

五二、上帝吩咐从徒时,通常确定时限,不许有违时限。上帝对从徒们道:“吾岂能不选吉顺之日。”正如上帝所说所定之日未有一次不是平安顺遂。

五三、上帝曰:诸君时常应求和平。若尔等内有争斗,则外必生大乱矣。

五四、上帝曰:人间之争斗引发天上先灵之间的争斗。一俟天上之争结束,人间的争斗才有结果。

五五、上帝曰:面对好寻衅争斗人,心平气和认输者乃上等人也,乃多福之人也。而激愤难平、与之争斗者乃下等人,难获神明之助,难以成事。

五六、上帝曰:化解仇家之怨气,爱其如恩人,则可积德享福。

五七、上帝曰:不可欺骗他人。哪怕是火柴用完后将空盒拆开后再丢弃。

五八、上帝曰:诸罪之中,以赌为大。因其他罪过通常一人所为,而赌博则将他人牵涉其中,况且赌博时,不欺他人便难达目的之故也。

五九、上帝曰:对于求教人,不论其听从遵行与否,皆应据实以告。

六〇、上帝曰:谚中曰食不言,寝不言者,意为闲谈莫论人非。

六一、上帝曰:不学不作为者,非士农工商之列,百无一用者也。

六二、上帝曰:在先天惟天为上,而不以地为上则是不知地德之深厚故矣。从今往后天地作为一体尊待也。

六三、上帝曰:在先天,金钱目光短浅随不义之人。从今往后吾将使金钱明眼而跟随有义之人。

六四、上帝曰:所谓钱财生之于依循环之理。意指不可强求,强求者,即所谓百年贪物一朝尘也。

六五、上帝曰:今世无人能知运数,故而勿求人看相占卜。

六六、上帝曰:西教极尽欺侮神明,故难获成功。

六七、上帝曰:如今正逢解冤时代,以往不为人知者得气势,春回遭蹂躏之大地。

六八、上帝曰:在后天,依个人所修,女人亦可立功德。自古男尊女卑之惯习将被破除。

prev nex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