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合德 神人调化 阴与阳的和谐 神明与人类和谐的相合为 姜甑山 赵鼎山 朴牛堂 大巡真理

壁画

寻牛图

《寻牛图》由六幅象征性绘画组成,隐喻了修道者为实现大巡真理会宗旨而踏上的精神修炼之旅。
每幅画作分别对应修行的不同阶段,展现了修道者从迷茫到觉悟、最终与道合一的历程。
在这些画作中,一位道童追寻一头白牛,最终与之融为一体。
白牛象征着上帝所揭示的大道,承载着终极觉悟与真理的意义;
而道童则代表修道者,象征那些通过不懈的精神修炼努力与道合一的人。
这一系列画作不仅描绘了修行的内在历程,更深刻诠释了人类对真理的追寻与天地合一的终极目标。

1. 深深有悟



童子坐在松树下,深思人生的终极问题:“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通过深刻的思考与内省,他逐渐觉醒,并踏上了追求大道的旅程。

2. 奉得神教



这个男孩发现了白牛留下的蹄印。这一阶段象征着男孩刚刚接触到大道,蹄印象征神明的指引,使他踏上修道之路。

3. 勉而修之



男孩瞥见了白牛,但由于距离较远,他只能看到牛的后部。更糟糕的是,他的道路被闪电、暴雨和陡峭的悬崖阻挡。 这个阶段象征着男孩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应用他所学到的东西。然而,途中他遇到了无数的障碍和困难,这些障碍和困难以闪电、暴雨和陡峭的悬崖为象征。这些障碍和困难代表了道修行者在精神道路上不可避免的挑战。 换句话说,一旦你开始修炼大巡真理的大道,潜伏或潜在的负面业力可能会以各种形式显现。然而,通过使用我们前所未有的法门不断修行,这些负面业力可以逐渐得到解决和清除。

4. 诚之又诚



虽然跨越危险的悬崖看似不可能,但少年还是设法成功跨越,并最终找到了白牛,甚至轻抚它。天空也因此放晴。这幅画象征着少年通过精神修炼,以不懈的诚心不断磨砺自我。 尽管他已经逐渐熟悉了这头牛,但他仍然背负着来自前世互相冲突世界的负面业力。他必须继续修行“大巡真理”之大道,将其内化于身心之中,直至他与道完美合一。

5. 道通眞境



这一幅画的标题是“道通眞境”。道童骑在白牛的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吹笛象征着造化,意味着他已融入其中。骑在牛背上则象征着他与牛合为一体。也就是说,他已经达到了“道即我,我即道”的状态,亦即他实现了“真正觉悟”。 现在,道童已经完全摆脱了前世的各种业障,与“大巡真理”的道完美地融为一体,同时进入了一个完全平静的状态。画中的季节明显是秋天,这象征着他的修行已经取得了圆满的成果。

6. 道之通明



这是最后一幅画,其标题为“道之通明”。在这幅画中,道童已经不见,他已成仙。原本白牛所在的地方,已经化作一片美丽的桃源。在这里,仙女们演奏着仙乐,不老草(灵芝)盛开,仙鹤在草地上悠闲地享受着和平与安宁。 当你看到这幅画时,你会联想到什么景象?它是否让你想起了传说中的仙境?这幅画展现了后天的地上仙境。在这个世界中,“大巡真理”已在全世界得以充分实现。人类已成为神仙,整个世界也变成了地上仙境。 如今,我们道人们正通过修道工夫,全力以赴地创造这一后天仙境,并努力成为地上的神仙。

崇道门壁画

五仙围棋



这幅壁画描绘了五位神仙围坐在围棋盘旁的场景。两位神仙正在对弈,另外两位神仙在一旁指点,还有一位神仙作为主人,专注于款待宾客。他始终保持中立,不参与任何指点,只负责确保宴会顺利进行。当棋局结束后,棋盘和棋子会归还给主人,这象征着韩国注定将在未来崛起为世界的中心。 上帝曾说: “我要将围棋之祖丹朱的解怨道数附加到回文山的‘五仙围棋穴’,以此改变朝鲜的国运。” 通过姜甑山的天地公事,韩国周边的四大强国将因内外问题而自顾不暇,退居次要地位。在此期间,南北韩将恢复民族的同质性,完成统一,并以精神文明的引领者身份走向世界。这是由天理所决定的必然结果。 姜甑山已经为韩国在后天仙境中成为顶级国家铺设了道路。在迈向地上乐园的过程中,未来将充满喜悦与希望。

锦衣苍生



这幅壁画描绘了身穿丝绸长袍的天女在天空中飞翔并吹奏长笛,而在地面上,其他天女则在织造丝绸和弹奏玄琴。这幅名为《锦衣苍生》的画作展现了天女为人类制作并赠送丝绸长袍的场景,这象征着后天世界的人类被赋予穿上丝绸衣裳的恩典。这一行为代表了天上文化和文明对人类的恩赐,预示着一个繁荣、和谐的世界即将到来。 上帝曾言:“文明开花三千国,道术运通九万里。”此语描绘了一个文明昌盛、道术通达的未来愿景,展现了人类社会在天道指引下迈向文化繁荣与和谐发展的光明未来。

仙女织锦



《仙女织锦》这幅壁画生动描绘了仙女在织布机上编织丝绸的场景,丝线纵横交错,织出精美的锦缎。织物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而这些线中的每一根在韩语中被称为“올”(音译:ol)。正如织布时每一根经线与纬线必须严丝合缝地交织,才能织出完整的布匹,这幅壁画传递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人生如织锦,只有遵循原则与秩序,才能编织出和谐美好的生活。 韩语中有一个表达“올바르다”,其字面意思是“每一根线都交织得正确”,引申为“正直”或“正确”。这一概念的核心在于,宇宙万物皆在各自的位置上履行其应尽的职责。人类的生活也应如织锦般,以正确的方式行事,遵循天地间的法则,才能实现内心的完善与和谐。 这幅壁画不仅象征了个人修行的目标,也蕴含了对宇宙秩序的深刻理解。道是阴阳,阴阳体现为理,理展现为经纬,而经纬则代表宇宙的法则。通过修道,我们应当像织锦一样,将自身的思想与行为调整到正确的位置,使生活的“经纬”严丝合缝,从而在个人、社会乃至宇宙中建立起秩序与和谐。

无病长寿



《无病长寿》这幅壁画描绘了两位神仙对坐共饮的祥和场景,生动展现了人类对健康与长寿这一古老愿望的追求与在现实世界中的实现。 上帝曾预言未来的理想世界: “后天之世,人将不老不死,得享长生;开启柜盒便有衣食取用,万国和谐,无嫉妒,无战争。” 通过修行大巡真理,人类将经历精神与肉体的彻底重塑,最终脱胎换骨,成为“地上神仙”,迎来无病长寿的时代。这一过程不仅是个体的进化,更是人类社会迈向理想未来的重要象征。 因此,这幅壁画象征着后天的理想世界——一个没有疾病、充满永恒福泽与长寿的时代。它展现了人类摆脱疾苦、共享和谐与幸福的愿景,同时激励修行者通过修炼大巡真理,参与这一美好未来的实现。

布正门壁画

扫地黄金出



这幅壁画位于布政门内侧,题为《扫地黄金出》。其字面意思是“扫地,黄金显现”。画中描绘了一位农夫在庭院中扫拢散落谷粒的场景。这些谷粒是农夫经过一整年辛勤耕作所获得的成果,珍贵如黄金。 这幅壁画寓意深远:如果修道者以真诚之心勤勉修炼身心,他们所获得的福泽将如黄金般珍贵。正如农夫细心收集谷粒,象征着劳动的硕果,修行者通过精进修行也能收获无尽的福报与恩惠。 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农耕文化中对辛勤劳作的尊重,也传递了修行中的重要理念——通过持续的努力与真心的付出,最终将迎来丰厚的回报。这种精神既适用于修道,也适用于人生中的任何追求,启发人们珍惜每一份努力,期待美好的结果

开门纳客,其数其然



这幅壁画题为《开门纳客,其数其然》,与《扫地黄金出》一同展出,寓意深远。其字面意思是“打开大门迎接宾客,进门的人数取决于主人的心意”。 壁画象征着修道者应始终敞开心扉,广施仁德,以真诚之心接纳他人。通过这种方式,修道者能够引导更多人归依上帝的真理,从而找到避难所与救赎之路。 这幅作品强调了慷慨、开放与德行在修道过程中的重要性。正如热情好客的主人能吸引更多宾客一样,真诚与善良的修行者也能感召他人走向觉悟之道。它提醒修道者要以这些品质为本,努力传播上帝的教义,使更多人能分享真理的福泽与恩惠。 同时,这幅壁画也传递了一个普世的价值观:在人际关系中,真诚和宽容能够赢得更多的信任和友谊。无论是修道者还是普通人,敞开心扉、热情待人都是建立和谐美好关系的基础。

工夫的六个阶段

1. 奉祝



在都典指定的地点焚香后,盘腿而坐,诵读咒文,向九天上帝祈求实现灵通的阶段。

2. 烦恼



连续诵读太乙咒时出现的第一个阶段。此阶段的目标是清除人心中的杂念,使内心变得纯净。在清除杂念的过程中会产生烦恼,就像开始洗衣服时,污水会先流出来一样。如果平时修道时对道的诚心不足,容易陷入妄想或虚幻之事,内心的杂念就会越多,清除这些杂念的时间也会相应延长,因此烦恼的过程会更加漫长。

3. 身苦



在诵读太乙咒的过程中出现的第二个阶段。此阶段的目标是清除人体内浑浊的负能量,打造一个毫无损伤的完美身体。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身体上的痛苦。这种痛苦来源于“积怨”(慼,指因过去的傲慢、无礼或恶言而积累的怨气或报复性能量)。当这些积怨显现时,身体会感到各种不适。因此,如果修道者平时缺乏诚心和恭敬,身苦阶段会持续更久。

4.乱入



在诵读太乙咒的过程中出现的第三个阶段。此阶段是衡量人精神器量的阶段,会出现诱惑和恐惧等现象。如果平时精神薄弱,缺乏克服困难的力量,或因害怕死亡而背弃正义,或因迷恋色欲而失去公正性,便会变得心胸狭隘,成为小人。因此,如果修道不足,容易丧失正义和公正性,面对由魔产生的恐惧或诱惑时,可能会晕倒或做出非理性的行为,从而难以通过乱入阶段。

5. 聚精



在诵读太乙咒的过程中出现的第三个阶段。此阶段是衡量人精神器量的阶段,会出现诱惑和恐惧等现象。如果平时精神薄弱,缺乏克服困难的力量,或因害怕死亡而背弃正义,或因迷恋色欲而失去公正性,便会变得心胸狭隘,成为小人。因此,如果修道不足,容易丧失正义和公正性,面对由魔产生的恐惧或诱惑时,可能会晕倒或做出非理性的行为,从而难以通过乱入阶段。

6. 开眼



咒文诵读的第五个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此阶段是灵通的阶段,能够通晓天地人三界以及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事实和道理。

TOP